我觉得青训球员应该一年一注册,并且在注册存在争议时,允许球员临时注册在别的俱乐部(相当于临时身份证)。 如果这个孩子最终成为职业球员,那么凭借曾经的注册记录按照一个球员的年工资来发放青训补偿。 7-12岁这六年每培训一年获得球员职业合同年工资的0.5%,13-18岁,这六年每培训一年分得职业合同里年工资的1%。 18岁以后通过职业联盟选秀,签保底合同进入职业队。
球员注册,简单点说就是要参加中国足协的相关活动一种特殊身份证,类似于“户籍”、“学籍”,我们可以称之为“球籍”。 如果张三要为某支俱乐部、足协参加中国足协的比赛,这支俱乐部、足协必须先在当地市足协、市体育局为张三注册,然后是省足协、省体育局,最后是中国足协。 参加相应级别比赛需要张三完成相应协会的注册后才能拥有相应的参赛资格。
我想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社会环境,当年中国一穷二白,孩子进体校给口吃的就行,现在培养一个孩子,一年三、五万都算少的了。 我们必须明白举国体制是回不去的,忽视文化学习的三集中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伤害,我们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哪怕竞技水平差点,孩子也不应该成为只会踢球的工具。 就像户籍和学籍被相关部们管理一样,“球籍”被当地足协和体育局管理着。
2004年亞洲杯之後,中國足球水平退步十分严重,并重蹈20世纪80-90年代的通病,加上升学谋生,假赌黑,娱乐方式多元化等因素影响。 从1976年起,中国队参加亚洲杯足球赛,于1984年和2004年两度晉身决赛。 2002年,中國队首次晉身世界杯决赛圈,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晉級。 这份处罚对中国足球人及所有关心中国足球人士发出的信号是:中国足球只许被夸赞,不可被质疑;质疑(诸如范兵在其私人朋友圈中的发问)即被认定为《纪律准则》中的“蓄意攻击”、“造成不良影响”。 然而,如果亮点实在伐善可陈无从夸赞,又忌惮评议、质议有被处罚风险,大多数人理性的选择只能是噤声,这便是“寒蝉”效应。 孙雯那会儿的联赛是WUSA,办了三年停摆了,后来又过了几年重组成立WPS,2012年解散了。
赢不下来吧~很蓝(难)的啦~”成为国足梗;以及前队长范志毅在2013年批评中国足球“再下去要输越南了,泰国队输完输越南,再输缅甸,接下来没人输了。 ”和“脸都不要了”在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男足客场告负越南后再次成为焦点。 [36]在2022年3月巩汉林与冯潇霆发起的事件带来的舆论让中国足球彻底被群众脱离,球迷群体与非球迷群体被分割。 国内联赛因为封控政策与舆论恶化关注度跌入谷底,在主流平台国足球迷因为非球迷群体的讨伐近乎失去立足之处。 现在金元足球退潮,对于年轻本土教练是很好的时机,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执教机会。
2022年2月1日,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亚洲区資格賽第三轮中国队客场1-3不敌越南队,62年来首次输给对手,让中国足球再一次陷入舆论的风波之中。 A:上赛季球队引援受限,各方面困难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对于球员作风以及团队奉献精神强调得比较多,要求队员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做到互相担当,互相鼓励,不要抱怨。 这个讲讲比较容易,但做起来还是难,尤其是困难的时候。
蔡果是一名专注国际法与体育法的职业律师,在国际足联(FIFA)、国际体育仲裁院(CAS)以及中国法院均代理过涉外足球案件。 针对近年中国足球俱乐部作为雇主频频被诉至FIFA或CAS,并且多数情况下被判败诉的情况,她表示中国俱乐部“重视国际规则理解与运用,熟练、妥当处理国际规则与中国法衔接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尽管中国足协尚未正式公布2021赛季三级联赛准入名单,但已于2月28日发布“停止运营”公告的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和已经开始清偿欠薪的天津津门虎俱乐部(原天津泰达)退出中超联赛几无悬念。 不可否认的是,在现行的制度下,仍然有协会做的很好。 今年全运会江苏U18在小组赛阶段丢了五球,其中四球是被在外省的江苏人打进的,但江苏省足协依然为愿意出省的青少年球员大开绿灯。 一省之内也有不同,有些足协会为孩子的未来放行,有些足协却只想让孩子放弃,以扫平自己在省运会夺冠道路上的障碍。
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将是衡量这一转变成效的一次重要测试。 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要实现这些目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中国男足在国际足联的世界排名中位列第79位,并且仅有一次机会入围世界杯(2002年)。
这点上,部分市足协、体育局出现这种问题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是官方,他们一旦提供了这方面的保障,质量不见得多好,但至少是稳定的。 另外,中国足协的青少年球员注册,需要当地学籍,没有学籍不让注册。 这没什么太大问题,至少可以保障青少年球员受教育的权利。 球员踢球需要注册,这个方向没错,全世界青少年也都注册。 注册球员有很多好处:方便比赛资格的审查,是将来青训补偿的依据,帮助足协了解本国俱乐部、球员现状等等。